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冷链物流网近日从长沙了解到,长沙市已启动<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政策和规划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全市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长沙市人民政府物流与口岸办公室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

长沙市商务局

2023年12月11日

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45号)文件精神,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全市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发展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优化冷链物流设施布局,促进冷链物流降本增效,推动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培育冷链物流核心品牌,强化全方位支撑,健全多维监管机制,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畅通便捷、绿色智能、保障到位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二)建设目标

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以雨花区为核心区块,以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望城区为区域中心,以开福区为多式联运示范点,以多个特色基地为重要节点,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设施布局更加完善。依托雨花区、长沙县等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以及宁乡市、浏阳市、望城区、长沙县农产品优势产区,建成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2个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7个区域性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2个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布局建设40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和3000个终端冷链物流设施。

运行质效显著提升。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化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水平明显降低,服务能力有效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改善。培育或引进5家以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冷库容量达到180万吨,冷藏运输车达到2000台以上。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以上。

监管水平不断增强。“政府监管、企业自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初步建立,冷链流通量纳入监控的比重超过50%,贯穿冷链物流全流程的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冷藏车、冷链箱、重点冷链产品全程监控比率大幅提升。

二、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

(三)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红星冷链、红星盛业、云冷冷链、红星大市场等为主要运营单位,协同联动红星进口肉类查验场、湘通国际铁路港、湖南空港、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等,以“冷链物流+商贸批发+互联网”为核心,建设立足湖南、覆盖中部省份、辐射全国的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推进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冷链服务综合能力。推动智慧园区系统平台等项目建设,加强冷链设施对接和信息协同,提升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公共性冷链物流平台,推动长沙冷链物流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冷链物流产业集聚群。对标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标准,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县(市)申报创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为国家、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增量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牵头,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雨花区、开福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布局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依托大型物流园区、市场、商超,打造区域性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立覆盖农产品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聚焦长沙农产品优势特色产业,以宁乡市、浏阳市、望城区等果蔬和肉禽水产主产区为重点,以现有大型肉禽水产屠宰加工企业冷链处理中心为依托,建设产地型冷链集配中心和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坚持需求导向,在雨花区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与消费规模匹配的销地型冷链集配中心。在长沙县建设兼具产地型和销地型功能的产销结合型冷链集配中心。(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牵头,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完善产销两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聚焦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完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支持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争创建设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引导龙头企业、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在重点镇和中心村田间地头建设一批具备保鲜、预冷等功能的小型、移动冷链仓储设施,不断提升设施综合利用效率,满足田头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需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城市“最后一公里”消费需求,完善销地冷链物流设施。加快商贸冷链设施改造升级,加大城市冷链前置仓等设施设备建设力度,鼓励移动冷库、智慧冷链自动售卖机、冷链自提柜等在城市末端配送领域广泛应用,提升冷链快递的接受度和普及率,扩大城市冷链物流网络覆盖范围。(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财政局、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六)畅通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依托“一环七射七纵”高速公路主骨架、中欧班列(长沙)、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港,巩固陆路物流通道综合优势,提升航空物流通道服务能级,补齐水路物流通道发展短板,加快构建集陆路、航空、水路于一体,对内辐射全国、对外链接全球的冷链物流骨干通道。试点开通联结东盟、中欧等地特色农产品产地和主要消费地的小编组直达铁路冷链班列和公路冷链专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抢抓RCEP机遇。(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牵头,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推动冷链物流降本增效

(七)强化冷链运输一体化运作。依托长沙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整合货源、运力、仓储等冷链资源,完善中转换装、区域分拨设施,提升冷链物流干线运输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以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为支撑,高效衔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冷链物流设施,构建干支线运输和两端集配一体化运作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提高铁路、航空、水运运输在中长距离冷链运输中的比重。鼓励物流企业延伸业务链条,加强与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冷链配送。打造长株潭一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通达圈,提供“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市配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八)提升冷链运输配送效率。提升城市冷链配送服务质量,合理布局城市配送车辆装卸点,研究设置冷链配送车辆卸货临时停车位,落实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服务,对合规装载冷链运输车辆,国资、交通部门要研究推广使用先进检测技术,尽可能缩短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查验时间,逐步实现检查不开箱,提高整车合规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冷链运输车辆的通行效率。创新冷链物流配送方式,积极发展“分时段配送”“无接触配送”“夜间配送”等城市多元冷链即时配送服务。加强县乡村冷链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和医药下乡进村新渠道。(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市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九)发展冷链物流多式联运。鼓励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善吊装、平移等换装转运专用设施设备,加强自动化、专业化、智慧化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充分挖掘长沙北、望城西、长沙东、黑石铺等城市铁路场站和线路资源,创新“外集内配”等冷链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冷链甩挂运输,建立“冷藏挂车池”,完善冷藏车和冷链设施设备共享共用机制。推行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化统一单证,推广“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鼓励具备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的企业发展国际冷链物流多式联运。提升长沙黄花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中欧班列(长沙)、长沙港等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组织能力,积极对接东盟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发展空铁、铁铁、公铁、铁海、江海联运,有效联通特色农产品产地与国际冷链市场。(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牵头,市交建中心、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提高冷链物流发展质量

(十)提高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升级步伐,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应用,推进冷链货场、场站设施、载运装备等要素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推动冷库“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等无人装备应用场景建设。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停车、调度、装卸、保鲜催熟、质量管控、传统冷库等设备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广应用自动立体货架、物流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智能化温控、蓄冷周转箱、末端无人配送等设施设备。依托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开展数字化冷库试点,打造全自动化立体冷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鼓励企业加快运输装备更新换代,加强车载智能温控、监控技术装备应用。(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一)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支持冷链物流运营主体搭建智慧园区系统平台,实现与长株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长沙“单一窗口”、全国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进行数据对接,构建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全程温控、车辆跟踪、产品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享。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自主开发运营管理软件,加大各系统推广和融合使用力度。鼓励企业自建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开放接口、共享共用,并接入冷链物流服务平台。(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二)加速绿色化发展进程。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节能水平,鼓励企业对冷链设施设备开展节能改造,加强冷链物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冷库、冷藏车等能效标准,执行绿色冷链物流技术装备认证及标识体系,逐步淘汰老旧高耗能冷库、制冷设施设备和高排放冷藏车。稳步提高冷链物流配送新能源车辆比例,组建干线运输和同城冷链配送绿色车队。在新建、改扩建冷库中重点利用绿色建筑材料、新型蓄冷材料、自然冷能、太阳能、冷库屋顶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降低能耗。(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三)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加强新型冷链物流技术的引进、研发、创新和应用,重点推广生鲜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工艺、绿色防腐技术与产品、新型保鲜减震包装材料、移动式新型分级预冷装置、多温区陈列销售设备、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节能环保多温层冷链运输工具等各种新型冷链物流技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机制,提高冷链物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抓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突破超低温冷冻和超低温鱼肉蛋白抗冻变性、低温流通等技术。强化“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设备研发。支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共建冷链技术装备创新应用平台。(市科技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

(十四)肉类冷链物流。加强宁乡花猪肉、浏阳黑山羊等特色肉类产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屠宰加工、商贸流通、冷链物流企业向上下游环节延伸,加快构建“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肉类供应链体系,加强全程温控和监管追溯,共同打造冷链物流地域品牌。推动肉类公共冷库改扩建、智慧化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预冷和低温分割加工车间、配套冷库等设施。完善规模屠宰、预冷排酸、低温分割、保鲜包装、冷链储运链条。鼓励冷鲜肉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社区生鲜店铺、生鲜电商等流通渠道,拓展直营零售网点,促进肉类冷链物流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创新,推动“牧场+超市”“养殖基地+肉制品精深加工+超市”等新模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五)果蔬冷链物流。围绕宁乡栀子、北山梅及浏阳市葛家鸡肠子辣椒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改造预冷库、节能型机械冷库、节能型气调贮藏库、通风贮藏库等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延长销售周期,巩固提升品牌价值,推动构建从优势产区到主销区的全流程果蔬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具备集中采购、低温加工、跨区域配送能力的果蔬配送中心和中转保鲜库。支持快递、电商企业研发生鲜农产品寄递包装,推进商品化包装与冷链包装一体化,推广可循环利用包装、载器具以及零售末端保鲜柜,完善脱水干制、称量包装、检验检测、低损输送、质量管控等配套功能。(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六)水产品冷链物流。以望城小龙虾、鲌鱼等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强水产品产地保鲜加工设施建设,配套发展保鲜储运设施,建设一批冷藏加工一体化的产地型冷链集配中心,提升产地冷链分拨配送能力。支持冷链全链条无缝对接和安全温控数据共享。鼓励运用活鱼低温暂养、纯氧高密度冷链等鲜活水产品冷链配送技术,满足中长距离运输需求。做大做优水产品流通产业,整合湖南乃至中南地区淡水鱼资源,打造中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海鲜水产交易枢纽。提升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冰鲜水产品口岸冷链服务能力,建设航空货运冷链专用通道,打造全国高端进口水产品集散基地。(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商务局、星沙海关、市供销社、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七)医药产品冷链物流。依托浏阳经开区、长沙经开区、湘江新区、望城经开区、雨花经开区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完善医药冷链体系布局及配套冷链设施设备功能,提升医药产品冷链全程无缝衔接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引导医药企业与疾控中心、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加强合作,建设医药冷链物流中心,高标准建设自动化立体冷库,实施低温药品运输、储存和配送管理,打造集中转、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结算于一体的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健全应急联动服务和统一调度机制,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特别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长沙航空口岸进口药品口岸功能,整合资源形成具备辐射全国冷链药品配送网络的医药商业流通集团,提升医药冷链整体水平。(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邮政管理局、湘江新区管委会、有关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六、强化冷链物流支撑能力

(十八)培育骨干企业。重点瞄准从事冷链物流业务“三类500强”和全国冷链物流企业20强,积极引进龙头冷链物流企业落户长沙或在长沙设立区域总部。鼓励本地龙头企业整合核心资源,与国内国际知名冷链物流企业联盟合作,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综合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主体。鼓励上下游企业加强冷链物流战略合作,建立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和同业企业间的冷链企业联盟、行业联盟。围绕冷链运输、仓储、配送等主要环节,以及肉类、水产品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运作能力强的领军企业,促进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入规上市,培育一批冷链物流全国百强企业、星级冷链物流企业。(市商务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国资委、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九)健全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守好冷链产品安全底线,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和社会团体高起点制定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鼓励冷链运输企业加大标准化车型应用力度,逐步淘汰非标准化冷藏车,推广新型冷藏车、铁路冷藏车、冷藏集装箱。支持推广1200mm×1000mm物流标准托盘、600mm×400mm物流周转筐以及蓄冷箱、保温箱等物流单元化载器具的应用,引导购置和改建与标准托盘、周转筐相匹配的货架、叉车、月台等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带动冷链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全流程标准化、单元化,减少货损货差。推动标准化冷链载器具循环共用,完善租赁、维修、保养、调度等公共运营服务。(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十)完善统计体系。开展冷链物流行业调查,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情况。加强冷链物流行业日常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依托长沙现有物流统计体系,推动单列冷链物流统计体系,科学制定符合长沙实际的冷链物流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根据需要开展冷链物流统计试点,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展冷链物流统计工作。研究编制科学、及时、全面反映长沙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综合性指数,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牵头,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七、健全冷链物流监管机制

(二十一)完善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冷链物流监管法律法规、省出台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冷链物流安全生产要求。压实市场开办方管理责任、冷链物流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责任,分品类建立完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重点检查、专家审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农产品、食品入市查验溯源凭证制度。推动冷链产品检验检测检疫全过程及跨区域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星沙海关、市供销社、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十二)创新监管手段。推进冷链物流智慧监管,引导企业配备冷藏车定位跟踪以及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设备,在冷库、冷藏集装箱等设施中安装温湿度传感器、记录仪等监测设备,完善冷链物流温湿度监测和定位管控系统。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以信用风险为导向的分级分类监管,健全免检或抽检“白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的力度,依法依规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企业监管信息。推动组建市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强化冷链物流社会监督,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自律规范,引导企业共同打造和维护诚信合规的市场环境,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星沙海关、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十三)强化检验检测检疫。围绕不同农产品检验检测检疫要求,健全覆盖从种养殖、加工到销售终端全链条以及冷链物流包装、运载工具、作业环境等全要素的检验检测检疫体系和可视化安全溯源体系。依托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加强食品安全专业技术机构冷链物流检验检测检疫能力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快检实验室。

建立健全进口冻品集中监管制度和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制度。海关部门按照海关总署规定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检测监测,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做好口岸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集装箱内壁和货物外包装预防性全面消毒。(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星沙海关、市邮政管理局、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八、保障措施

(二十四)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冷链物流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完善行业支撑政策,推进解决发展难题,保障方案有序实施,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各区县(市)要结合发展实际,统筹推进冷链物流建设发展。

(二十五)加强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对纳入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列入省市“十四五”物流业等专项规划的重大冷链物流园、专区、预冷和集配中心、配送中心等项目,实施项目用地预报和预安排制度,纳入全市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供应计划予以保障。加强金融支持,积极为冷链物流企业争取农产品冷链物流贷款贴息支持。支持符合国家相关规划的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于屠宰加工和肉类流通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不含屠宰加工线等生产设施)、单体库容在2万立方米以上的第三方公共冷库项目等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对引进的高端冷链仓储物流管理人才,按照市级有关人才激励政策给予支持。

(二十六)加强项目支撑。围绕冷链物流发展重点和短板,建立全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库。高水平谋划一批项目,高质量引进一批项目,高效率实施一批项目,实行在线调度、动态管理,定期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本方案自2023年12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附件: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清单

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项目

所在地

建设内容 项目类型 总投资(亿元) 实施年限 项目单位
1 普鑫智慧冷链物流园区项目 新建 雨花区 多温区高标准冷库48840.46立方米;农产品加工中心26202.08立方米;配送中心7325.52平方米;购置一批冷链车、货架、叉车、冷链设备等设施设备。 仓储、配送 3.6 2022-2023 湖南普鑫物流有限公司
2 湖南黄兴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三期 新建 长沙县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集运输配送、仓储理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一体化的高标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3506平方米(约50.23亩),总建筑面积约67000平方米,其中:冷库四栋建筑面积约61615平方米,其它为综合服务及设备用房等。 仓储、配送 2.4 2022-2024 湖南黄兴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3 湖南德鑫冷链物流项目 新建 长沙县 共8栋建筑,其中两栋双层冷库:1#冷库23492.26平方米,2#冷库23336.28平方米,库容共8万吨;其他配套附属用房有3#设备用房、4#倒班楼、5#架空平台、6#行车坡道、7#门卫、8#垃圾站等。 仓储 2.3 2022-2024 湖南万泊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4 湖南红星北盛肉类加工配送中心项目 新建 望城区 4栋4层集预冷、分割、包装、冷藏、低温配送等设施为一体肉类加工配送厂房及一栋成品包装车间,配套设施包括给排水、供配电、绿化等工程。 仓储、配送、肉类加工 2.5 2023 湖南红星北盛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5 红星冷链直供中心项目 新建 雨花区 项目占地66.46亩,规划建设面积为100170.28平方米,预计新增库容30万立方米。拟建A#冷库(主体建筑地上八层)、B#冷库(全自动立体冷库)、智慧调度中心及园区配套建、构筑物。 仓储 3.7 2023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6 丰彩好润佳智慧物流园项目 新建 雨花区 项目占地57.78亩,总建筑面积为100604.9平方米,计容面积为89402.47平方米,地下室面积为25150.79平方米,其中:冷库面积为11000平方米,综合楼面积为7252.56平方米,仓储楼面积为66281.32平方米。 仓储 3 2023-2024 湖南丰彩好润佳智慧商贸有限公司
7 湖南凯思力贸易有限公司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项目

新建 长沙县 项目总规划用地16669.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23845.06平方米,其中冷冻仓库22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800平方米。 仓储 3.1 2023-2024 湖南凯思力贸易有限公司
8 国药控股(湖南)医药创新产业园项目 新建 开福区 项目用地面积135亩,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全自动高架立体仓库、医药冷链仓配中心、智慧供应链管理中心、办公中心、产业服务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物流中心(含冷链)和门房,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二期建设综合办公楼、研发中心、器械仓库、动力中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 仓储 10 2023-2025 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
9 长沙县农业发展示范工程(一期)项目 新建 长沙县 项目拟建设7栋标准厂房,建筑层数为4-5层:1栋冷链库房,建筑层数1-2层;1栋研发办公楼,建筑层数5层;1栋倒班宿舍及食堂,建筑层数5层;一个地下车库;以及门卫室、锅炉房、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设施等。 仓储 6.1 2023-2025 长沙县星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0 德荣医疗大健康产业园项目 新建 开福区 项目用地面积81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医疗智能装备研究生产中心、IVD试剂研发生产中心、技术孵化中心、委托生产中心、医疗器械认证注册中心、智慧医疗大数据基地、智能化物流中心、办公大厦等。 仓储 10 2023-2025 湖南德荣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11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黄花国际贸易港智慧物流一期建设项目 新建 长沙县 本项目拟打造长沙市航空物流枢纽物流园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805亩,总建筑面积182.62万平方米,其中:智能仓库164.36万平方米,冷链仓库17.76万平方米,库容约96.79万立方米,服务用房0.5万平方米,停车位2191个,同时配建其他配套设施。 仓储 153.9 2023-2027 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2 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项目 新建 长沙县 1个总部:区域性(长株潭)冷链食品进出口产业链总部;4个中心:全球冷链食品交易中心、预制菜加工配集中心、供应链数智交易中心、冷链仓储交付中心;1个进出口综合服务区:长株潭冷链食品跨境业务服务区;1个美食公园:环球食尚公园。 仓储 50 2024-2026 玉湖集团(香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3 长沙水渡河农副食品仓储配送中心三期

项目

新建 长沙县 冷链中心及仓储配送,总用地面积57亩,建设面积8万平方米,冷库3-4万吨。 仓储、配送 5 2024-2026 湖南瑞海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14 自动化立体库项目 新建 雨花区 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新增冷库库容3万吨,配套建设冷链产品智能加工中心、智能物流转运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仓储 1.1 2024-2026 湖南云冷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15 长株潭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中心项目 新建 雨花区 项目主要建设 “一平台两中心多网点”的配送体系:一个冷链物流共配协同平台;2 个共配中心,面积约 2万平方米;200个覆盖长株潭地区的仓配网点约10000平方米;500 条覆盖长株潭地区的冷链物流共配线路;新增 520 辆冷链运输车;约 6000 块可重复用托盘,约15000 个可重复用周转箱。 信息化、配送 0.7 2021-2025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16 智慧园区系统平台项目 新建 雨花区 智慧冷链园区系统由基础设备设施、数据采集层、管理系统、企业中台以及前端服务等五部分组成。其中:基础设备设施由综合布线组网与智能设备实施组成;数据采集层由智能终端、传感、信息通信设备设施组成;管理系统由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园区管理、企业管理等四大系统板块组成;企业中台由企业数据总集成、管理控制与数据资产中心组成;前端服务主要为面向用户的服务端,包括对企业方(园区)提供驾驶舱服务以及经营管理服务,对客户商户方、服务商、采购消费方提供企业服务,对主管部门市场监督方提供监管窗口。 信息化 0.1 2021-2025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17 浏阳至江背高速公路项目 新建 长沙市 起于浏阳市集里街道长青村茶园湾,跨武深高速顺接江背至干衫高速公路。主线全长25. 64公里,路基宽度26米,釆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通道 45 2023-2025 湖南省茶江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18 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高速公路项目(茶长高速) 新建 长沙市 项目起于许广高速茶亭互通,终于捞刀河枢纽互通,路线全长约23.4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通道 53 2023-2025 湖南省茶江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19 G4京港澳高速长沙广福至株洲王拾万段扩容工程项目 新建 长沙市 起于广福互通以北,设主线分岔枢纽与G4京港澳高速分离,在朱亭互通以南接上现状G4京港澳,路线全长约144km,长沙段约66.6公里。 通道 311(长沙段约144) 2023-2026 中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公司
20 长吉高速项目 新建 长沙市 起于岳麓区象鼻窝,对接G0401长沙绕城高速,终于安化梅城镇,接G55二广高速,路线全长约124公里。起点至华常高速段约72公里,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3.5米,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华常高速至终点段约52公里,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5.5米,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通道 244 2023-2027 /
21 箱之链共享循环生鲜包装

项目

新建 雨花区 项目主要搭建智能循环共享租赁服务平台,建设5个运营中心,配套10个周转仓,制造周转箱总数量约100万个。 其他 0.3 2022-2025 湖南红星大市场农产品有限公司
22 水果口岸查验设施项目 新建 雨花区 规划用地面积15.6亩(10400 m2),总建筑面积5900m2,分别建设出口加工区、原料库、包装库、成品库、出口查验平台、国检办公查验用房备等设施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相关建筑主体工程、装修工程以及相关附属设施工程。其中:出口占地10100平方米,出口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进口占地面积13470平方米,进口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 其他 0.5 2022-2025 湖南红星大市场农产品有限公司
冷链物流网ANDCOLD冷链产业网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冷链物流ANDCOLD食品供应链创作者所有,冷链物流网络和冷链物流园区冷链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联雄食品供应链农产品买卖易产地集采、预冷、产地冷库冷链仓储,冷链物流专线直达冷冻链批发市场和当餐菜市场;新鲜看得见!如果你转载冷链物流ANDCOLD网站文章,请保留链接和版权信息,谢谢!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and Cold storage ,Inc.【ANDCOLD.COM】Cold chain industrial network copyright notice: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cold chain logistics【ANDCOLD.COM】food supply chain creators,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and cold chain logistics park cold chain industry Internet service platform; Lianxiong Food Supply Chain facilitates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pre cooling, and cold chain storage in the production area.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line provides direct access to the frozen chain wholesale market and local vegetable market; Fresh and visible! If you repost an article from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ANDCOLD.COM】website, please keep the link and copyright information. Thank you!
冷链头条

冷链物流配套设备和冷链装备

2024-1-10 14:23:35

冷链头条

宁波梅山国际冷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024-1-11 6:50:39

当餐美食研究所:餐饮食材网-蒸菜便当-生鲜农产品-美食街-食品超市-中餐火锅-菜市场-西餐料理-预制菜-餐饮供应链-当餐网_www.dangcan.com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